已经三年了,每年都是背着同样一个破旧的包,每年都是自己骑着电动三轮车找到希望工程办公室捐款,今年7月10日,当91岁的淮安市淮安区方白老人再次出现在该区团区委办公室时,大家心里在为老人的善举感动之余,也有点内疚,因为他们知道老人今年肯定会来给希望工程捐款,大热天,这么大年纪,他们应该上门完成老人的心愿才是。

方白老先生第三次向希望工程捐款。(淮安区团区委提供)
每沓一千,共六沓,然后又当着工作人员的面再次清点。回想起10日上午,91岁的方白老人第三次来到淮安区团区委向希望工程捐款6000元场景,该区团区委书记周志勇说,这次看到方老时,他有点心疼,因为他发现,前两年还戴着假牙的方老这次把假牙拿掉了,方老告诉他,年纪大了,假牙时间太长,吃饭也不方便。“连续三年了,前两年每年4000,今年捐了6000”,周志勇书记告诉记者,而且方老在第一次给希望工程捐款时就明确向团区委提出个小小要求:不接受媒体采访。据周志勇回忆,2017年,方老第一次来捐款时,他恰巧在外出差,回来后立刻与方老联系,并到他家看望。普通的房屋,里面陈设也很简陋,唯一吸引人目光的是方老床头摆放的书籍,后来从聊天中得知,方老出生于1929年,此前在天津海河学校教书,80年代退休后,回淮安老家生活,方老自称一辈子无儿无女,回老家淮安后,远方亲戚偶尔也会来照顾一下他的生活起居。
2018年,方白老先生再次向希望工程捐款4000元后,周志勇书记告诉记者,团区委将他作为淮安区好人上报,并获评。年底代表区委区政府看望方老,并给他1000元慰问金时,方老开始坚决不要,在团区委工作人员说明这笔钱的来源时,方老方才勉强接收下来,并告诉工作人员:“我明年会捐出去”。果不其然,今年7月10日,当方白老先生第三次捐款时,首先就向工作人员说明6000元中有去年年底时政府1000元慰问金。
提及方老此次捐款,周志勇书记言语中既有敬佩,也有自责。据其介绍,因为团区委办公地点改变,当方老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才知道方老为了找他们捐款,先是骑着电动三轮车跑到老办公地点,然后从门卫处得知新地点,再骑车颤颤巍巍地前来捐款,而新办公地点距离方老居住处有近10里路。在淮安区团区委拍摄的方老此次捐款影像资料中,记者注意到,方老先生的挎包已很破旧,面对团区委工作人员的感谢,他说是小事一桩,临离开时,他还不忘对工作人员说声:“耽误你们时间了”。对于方老为什么不愿意接受媒体采访,周志勇书记告诉记者,因为此前他们答应过方老,此外,通过一个细节也许能说明方老为什么不愿接受媒体采访。原来,团区委曾颁发给方老一个希望工程贡献奖奖杯,这是一种荣誉,有点人会把奖杯放在家里醒目位置,但方老却是放进抽屉里,不巧的是,在过程中,奖杯不慎落地摔坏,团区委工作人员连忙承诺重新为他订制一只,被他拒绝了。
通讯员 黄洁 吴佳睿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朱鼎兆